国家规划推动3D打印 鼓励制造器官 实现医疗突破

世界上3D打印的清爽舒服比基尼

国家规划推动3D打印 鼓励制造器官 实现医疗突破

世界上3D打印 的清爽舒服 比基尼

工信部牵头推动增材制造,将重点开展“突破医用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和“重点研制医用增材制造设备”等工作;工信部副部长苏波称3D打印未来或可用于制造活体组织和器官

  【财新网】(记者 赵晗)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近日在“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上披露,为进一步推进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的产业化发展,工信部正在牵头制订《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4-2016年)》,有望年内正式出台。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增材制造技术又被称为快速原型、快速成形、快速制造、3D打印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会上提到,增材制造技术诞生26年来,其设备和服务都保持年均27%的增长速度,成为“十大增长最快工业之一”。2013年,中国增材制造装备与服务的销售收入约12亿元。

苏波在会上说,增材制造技术已经在医疗模型、个性化医疗植入物、仿生组织修复、手术器械、药物试验等医疗领域实现初步应用,未来或可用于制造活体组织和器官。

会议也透露,中国医用增材制造技术总体上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产品注册、市场准入等政策法规仍需完善。

 国家规划推动3D打印实现医疗突破

苏波表示,将重点开展“突破医用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和“重点研制医用增材制造设备”等工作。针对医疗领域需求,将重点突破天然医用材料、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和医用金属材料等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并重点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生组织修复支架增材制造装备、医疗个性化增材制造装备和细胞活性材料增材制造装备。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疗上的运用引起巨大关注。3D打印可根据影像设备提供的扫描数据1:1打印出医疗模型,用于医学教育和训练,制定手术方案,模拟医疗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而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器官更是引发无数遐想,业界也颇为期待技术突破的实现。《经济学人》曾撰文指出,以数字化、智能化和新材料应用为特点的3D打印技术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3年,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利用 3D 打印技术先打印出细胞与纳米粒子,随后将它与一小卷天线和软骨组织结合起来,制造出一只“仿生耳”,功能齐全,甚至可以听到超越人耳听觉范围一百万倍以上的电波频率。

2014年8月22日,世界首例应用3D打印枢椎的椎体置换手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接受手术的患者已于8月18日出院。

2014年8月27日,陕西西安,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将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钛网,为胡师傅补全头盖骨。46岁的农民胡师傅由于盖房时意外坠落,致半个脑盖严重凹陷缺失,无法正常说话和写字。

器官制造尚处于研究阶段

对医疗界而言,3D打印技术的应用被认为将有深远影响。但一直备受关注的3D打印器官涉及组织、细胞等,目前还仅处在研究阶段。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学院教授陈继民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人体外应用,可以帮助手术前分析和规划,降低手术风险;第二层是植牙等医疗辅助工具;第三层是植入人体体内的组织、支架、骨骼和器官,但是“这一层应用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目前距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前301医院肝胆外科住院医师徐勤生告诉财新记者:“3D打印目前只是一个生产技术新方式,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尚无(更多)确切信息。”

网名为薄三郎的上海长海医院麻醉医生、科普写作者告诉财新记者,3D打印器官还只是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里面。

薄三郎还强调,以 3D 打印为代表的生物打印技术,就像20世纪末的克隆技术一样,“将带来复杂的生物伦理挑战。”

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史玉生早前接受财新传媒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未来3D打印技术将无孔不入。但他认为,作为新的制造技术,3D打印只是作为补充,不会替代已经目前已经成熟的工业制造技术。■

 

国家规划推动3D打印 鼓励制造器官 实现医疗突破: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